山东艺术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关于美育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大美育”为方向,将传统文化、美育与新时代高等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艺术院校特色优势,着力加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园文化、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以美化人、以美育人、以美培元,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六个维度”构建新时代“美育 ”育人新模式。
加强统筹顶层规划,推进美育 资源共享。学校党委切实发挥在美育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健全美育工作领导机构,成立美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校领导负责、部门分工、全员协同参与的责任体系;制定《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美育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并贯彻落实;成立美育研究院,强化美育理论实践研究,整合学校艺术资源,开展美育普及教育;加强美育学科建设,打造艺术教育美育精品课程体系,服务山东美育教育事业;建立美育协同育人机制,积极与企事业单位、艺术院团、文化公司密切合作,加强校外实习实践。
重视教师专业成长,建设美育 师资队伍。学校坚持明德引领风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多措并举建强美育教师队伍。一是为教师提供系列美育专题教育讲座,拓宽美育视野,更新美育观念,鼓励教师开展美育课题研究、美育调研、美育专家访谈等创新活动;二是在专业建设中强化美育、突出教育教学创新,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和创新实践能力,学校教师在第三届山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在山东省第六届高校美术与设计专业师生基本功展示活动中获9个奖项,在“梨花杯”全国青少年戏曲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中授教师示范课、教师专场展示;三是引入艺术院团专家、民间艺术家和非物质文化传统项目传承人等专业人士担任兼职美育教师,进行专业教学;四是与山东省会大剧院、厦门市鼓浪屿文化旅游发展中心、山东省吕剧院等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作为教学实践基地,开展艺术创作展演、师生实习实践、艺术普及教育、音乐艺术研究等美育教学活动。
深化美育教学改革,创新美育 人才培养。学校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是把美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2021年开始招收美育方向本科生,培养美育方向艺术人才;二是积极探索构建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培育建设了《初心与匠心》通识类美育精品课程群,通过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电影等多种形式,满足不同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三是坚持需求导向,开设艺术家、艺术作品、新时代艺术精神等专题教学;四是坚持开放导向,借助信息化手段,以微专业、慕课等形式实现新媒体环境下美育资源的社会共享;五是开齐开足中国传统文化通识美育课,增强公共选修艺术课程的特色性、丰富性和普适性;六是增加在线学习平台的美育类课程,通过“互联网 ”引进美育理论、艺术鉴赏、美育实践等在线开放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学习需求。
围绕美育学科建设,提振美育 科研能效。学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有包括山东年画、山东秧歌等在内的15个省级传统文化研究和培养基地,为开展美育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坚实平台;近五年,学校获批中国文联文艺理论研究重大课题立项1项,获批厅局级以上美育研究相关课题20余项,培养了一批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注重学术交流,举办多场音乐、美术、陶瓷、石刻、黄河主题相关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和省级研讨会,开展系列讲座70余期。
开展校园展演实践,涵养美育 文化素养。学校积极探索创造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学生特点、教育特质的艺术实践活动形式,开展了多样化、高质量的艺术展演活动,培养学生自觉增强文化主体意识、强化文化担当的新面貌。一是举办青年之声音乐节、魅力新星大赛、校园绘画展、涂鸦比赛、啦啦操赛、摄影展、写生比赛、辩论赛、书法比赛等30余项美育赛事;二是开展红色话剧团课、超级演说家、原创短剧大赛、手绘风筝、短视频创作等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三是2023“闳美山艺”毕业展演季举办了多场美术、音乐、戏剧、戏曲、设计、书法等表演展演类活动,加大专业交流力度;四是连续两年举办美育艺术节活动,涵盖声乐、器乐、舞蹈、讲座等多种形式。
加强艺术社团建设,带动美育 校园文化。学校成立了读书会、书法社、街舞团、汉服社等全校40余个社团,定期举办各类美育活动,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与山东省话剧院共同成立“山东青年实验剧团”,戏剧学子在剧团里得到了成长和锻炼;学校泉韵女子弹拨乐团在央视《风华国乐》栏目演出,多次参加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文艺演出活动,参与录制央视《民歌·中国》栏目节目;交响乐团在省会大剧院、大明湖举办快闪文化惠民演出;青年合唱团受邀参加第九届济南国际合唱节、2023中国(威海)合唱节等演出,成为了学校一张张靓丽的名片。
评论0